登山社歌傳唱40餘載 填詞人劉瓊麗用熱情傳承中原社團

一個大學社團的社歌,可以讓每位社員琅琅上口,傳唱四十餘年。這段津津樂道的創作快寫傳說,讓熱情的登山社社友們開始分頭動員,尋找當初社歌的作詞者。這樣傳奇的社歌,就發生在中原大學「登山社」。

 

傳唱40餘載社歌 中原登山社與山林的情投意合

身為慈暉人劉瓊麗與登山社的淵源,開始於登山社的社歌。登山社在第五屆綽號老馬的社長馬德新發想催生。山社當時先是請了建築系同學畫出社旗圖案,接著就更進一步想要有社歌。因此透過同學推薦當時擔任校刊編輯的劉瓊麗,協助創作登山社的社歌歌詞。

詞者劉瓊麗完成填詞後,由當時擔任課指組組長的柯德仁老師譜曲,於64年4月24日登山社社歌正式誕生。劉瓊麗提到,她認識的山社成員,大家都是性情中人。很多人在登上山峰之時,就能深刻體會到歌詞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展現人們與山巒之間的互動與情投意合。

而為山社社歌譜曲的柯德仁老師,則是當年成立登山社團的大推手。「成立比不成立還多優點!」當時山難頻傳的年代,柯德仁老師嚴格要求建立標準作業流程、制定登山相關規範,例如登大山或小山須具備的甲乙級登山證、登山口和出山口的人員留守等。經過幾年的程序制定和艱辛遊說下,終於在1970年正式設立登山社。

因為感念柯德仁老師為山社的成立排除萬難,社員們特別邀請柯老師為社歌譜曲。將登山者的脈動,透過歡樂平易近人、朗朗上口的旋律,創作出社歌的曲調精神。至今,每次山胞們聚會,總要慷慨激昂的把社歌反覆唱了再唱,這是山社熱情的傳承,也是精神的感動!

什麼像什麼 中原理工人的跨域好本領

憑著自己是田徑校隊的天賦,加上從小追趕校車的長期跑步訓練,高中畢業的暑假,劉瓊麗報名了救國團的玉山登山隊,更順利完成玉山攻頂,「人的一生至少要完成一個夢想!」當年剛考完大學聯考尚未成為大學新鮮人的劉瓊麗有著與同年齡人少見的獨特的想法。

物理系畢業之後,劉瓊麗懷抱著文藝女青年的滿腹理想和對山和大自然的滿腔熱愛,進入「戶外生活雜誌」擔任編輯,因大學時期擔任校刊和登山社社刊的編輯,對她而言,雜誌社的工作游刃有餘,就算上山下海的採訪工作,也難不倒曾在慈暉、登山社經歷磨練的她。劉瓊麗笑言:「當時為了一篇歌仔戲團的活動追蹤採訪,還曾跟著戲班睡在戲棚二個晚上。」也曾為了採訪賽夏族的矮人祭,在當年交通非常不便利的情況下深入苗栗山區。

回顧職涯歷程,劉瓊麗曾到國內第一個實施周休二日制度的國產企業─聲寶公司任職;之後更分別應同事邀約轉職至國豐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發部門,以及憶華電機有限公司任職。每個求職過程,她都會先評估制度好的公司,在分工嚴謹制度完整資源充裕的環境,能讓自己有更多學習機會。

為了一償宿願,為了擴展眼界,也為了提昇自己的專業知識,劉瓊麗更於畢業多年後遠赴德州農工,取得MBA的學位,可見她一直都是一個充滿行動力的理想實踐者。

自信於個人在中原理工的專業背景,還有清楚的邏輯思考能力,劉瓊麗1991年創辦了上奕貿易有限公司。與一般貿易公司不同的是,她只做自己認為財務門檻較低的出口貿易,不像進口成本高需要囤貨的壓力,同時還兼做客製化禮品。劉瓊麗笑稱自己很幸運,結交很多朋友,因此主動介紹很棒的客戶如台積電和工研院,也因著各大廠的客製化的禮品品質好而大獲好評,反倒變成客戶都是自己找上門。有著做什麼就可以像什麼的本事,轉職、跨行、創業,都難不倒她。

 

懷抱熱情關懷社會 大學社團學以致用

今年七月份甫自美返台,原本預期與一個山社朋友相約,卻擴大成了三十多位到場,社員們懷著與社歌填詞傳奇人物相見的期待,爭相獻花、合影。個性熱情真誠的劉瓊麗笑稱自己的好人緣:「人總要帶點三八氣!」

曾經參與的慈暉社輔導工作隊,是用關懷服務社會的熱忱,傳承單純付出的愛心;而寫社歌的登山社則是個大家庭,山胞們用純真熱情環抱山林,將征服百岳的心來回饋社會。因為深覺大學時代難忘的社團生活,劉瓊麗誠心鼓勵現在的學弟妹們,在社團所學習到的,或許就是能夠受用終生的人生體驗。

劉瓊麗送給學弟妹的話語:

To love

To share

To be there

時常出現 主動表現 留下貢獻 一定被發現

言語要收斂 思想要正向 行動要積極

 

中原大學新聞報導:https://www.cycu.edu.tw/?p=17177

Shopping Cart (0 item)
X